风尘老矣,问前身何处,龙门百尺。漫说明堂清庙器,一例萍踪浪迹。
破锦韬真,流泉秘响,光气长腾掷。红尘泛泛,谁能禁此怜惜。
难得六诏词人,三吴仙吏,气吐长空碧。要补情天千古恨,那觅娲皇剩石。
碧海秋高,银河浪静,唤醒痴龙魄。绿阴且住,素心相与晨夕。
百字令 其一。清代。黄钧宰。 风尘老矣,问前身何处,龙门百尺。漫说明堂清庙器,一例萍踪浪迹。破锦韬真,流泉秘响,光气长腾掷。红尘泛泛,谁能禁此怜惜。难得六诏词人,三吴仙吏,气吐长空碧。要补情天千古恨,那觅娲皇剩石。碧海秋高,银河浪静,唤醒痴龙魄。绿阴且住,素心相与晨夕。
1826-1895年,一名振钧,字宰平,钵池山农,别号天河生,江苏淮安人。他“性好词赋而不乐制艺”,“一生偃蹇不遇,”中年丧偶,益佗祭,不自聊。”著有《比玉楼传奇四种》,其一《十二红》为揭露南河总督署的积弊而作,针砭甚力,也最著名;《金壶七墨》记游幕期间之亲见亲闻,保存了一些有关鸦片战争的珍贵史料,是著名笔记,论者以为“作小说观可,作子书观,作史书观,作经书观亦无不可。”又有《比玉楼遗稿》、《谈兵录》等。 ...
黄钧宰。 1826-1895年,一名振钧,字宰平,钵池山农,别号天河生,江苏淮安人。他“性好词赋而不乐制艺”,“一生偃蹇不遇,”中年丧偶,益佗祭,不自聊。”著有《比玉楼传奇四种》,其一《十二红》为揭露南河总督署的积弊而作,针砭甚力,也最著名;《金壶七墨》记游幕期间之亲见亲闻,保存了一些有关鸦片战争的珍贵史料,是著名笔记,论者以为“作小说观可,作子书观,作史书观,作经书观亦无不可。”又有《比玉楼遗稿》、《谈兵录》等。
发潭州。宋代。赵蕃。 人言天宇澄,政好行远道。秋阳既已后,朔风尚兹早。那知羁旅臣,宁有佳怀抱。鬻田就远宦,廪薄不得饱。故乡虽难归,成里生且老。及今翻滞留,悠邈不能到。客中更作客,此意将谁告。妻儿重相别,更语各善保。蛩鸣幽砌苔,马齕荒原草。深羡田中人,春禾复囷藁。
故承议李 其二。南北朝。邹浩。 甫毕荣亲愿,归休不计年。心冥尘竟远,善积子皆贤。万事残初梦,千龄掩逝川。登门独无路,追感倍悽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