欲归归竟遂,一路好看山。水泻青羊峡,云对白马关。
戍楼残角尽,麦陇老农闲。时有临江宅,桃花三两湾。
武都道中。清代。袁文揆。 欲归归竟遂,一路好看山。水泻青羊峡,云对白马关。戍楼残角尽,麦陇老农闲。时有临江宅,桃花三两湾。
(1750—1815)云南保山人,字时亮,号苏亭。乾隆四十二年贡生,官甘肃县丞。著有《食蛤吟》。又与兄袁陶村(名文典)编有《滇诗纪略》。 ...
袁文揆。 (1750—1815)云南保山人,字时亮,号苏亭。乾隆四十二年贡生,官甘肃县丞。著有《食蛤吟》。又与兄袁陶村(名文典)编有《滇诗纪略》。
元夕。明代。何景明。 灯火万家欢,高楼玉漏残。舞留华月缓,歌袅绿云繁。雪郭春初霁,烟城夜不寒。尽桥垂柳外,游女佩珊珊。
折桂新亭。宋代。钱闻诗。 面对三江背五峰,一亭屹屹睨其中。蓬莱弱水眼前是,不必思航大海东。
题蒋亿极目楼。宋代。洪迈。 楼下高低万井烟,楼头极目思悠然。山围风景无余地,户接星河不尽天。闽岭百重通北路,楚江千里系东船。客星先自留连在,惭愧郎官叶县贤。
玉楼春。近现代。夏承焘。 梦中双桨横江渡。拍手呼鸥皆伴侣。东来免共蝮蛇游,昨夜犹惊玄鹤语。思归引与闲居赋。读烂依然无写处。中年才解爱家山,无奈高楼风又雨。